May
#
5 月 31 日(有补充)每日思考 | |
---|---|
问题 | B 端产品的首页应该放哪些模块呢? |
回答 | 分产品的属性,大致如下 1. 功能导航 2. 数据概况+页面筛选器(核心指标、关键趋势)3. 模块入口/快捷工作台 4. 管理的资源(客户等)5. 内容(代办消息通知、公告等) |
知识点窗口 | 如果一款产品对标用户角色很多、需求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首页信息模块化,支持使用者自主配置的功能。 |
#
一周小结左晖称自己挑 CEO 主要看重三点。第一个是能抽象思考。第二是要坚韧,因为商业非常残酷。三是要有格局,能超出自己所处的位置来看问题,这样大家才能背靠背地去合作,“把事交给你了,就是你的事”。
我一直都很欣赏一种状态,就是绝对理性和极度感性,那类人经常以一个微观的个体为切面,为一个微观的画面备受感动,然后完全抽离出来。直到我有机会读到以上这篇推文,才明白原来真的有人可以做到。
#
5 月 28 日每日思考 | |
---|---|
问题 | 共享单车还有收骑行费和会员费之外的商业模式么? |
回答 | 广告费,除了 App 中的各类广告,开锁和关锁时前面的语音提示可根据合作商的需求设定,可以做开锁/关锁广告,也可以做定位广告(坑位和时限),在靠近某个区域停靠时播放当前地区的商业广告。 |
知识点窗口 | 不得不吐槽一下,每天早上一旦超过 10 点出门就会碰上满大街找不到共享单车的局面,典型的潮汐现象,即早上都涌到地铁站、公交站等地方,傍晚又回流到小区门口。究其原因不过是车辆位置分布均匀,赶早上班的打工人一下地铁就把周边的单车进行集体大迁徙。等我步行至公司,才发现大楼底下全是各色单车,扎堆互嗨。 |
#
5 月 27 日每日思考 | |
---|---|
问题 | 为什么朋友圈发布后无法编辑,而 QQ 的说说却可以再编辑? |
回答 | 产品定位 微信:实用型,希望用户在产品中完成预期要完成的事情后就离开,即用完即走,不做其他功能来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间。(熟人、半熟人)+极少量陌生人,且半熟人比例在上升。张小龙一直在强调产品要让用户用完即走,不要占用户用户的时间。朋友圈最初只有简单的动态发布功能,但微信本身具有的公众号和小程序就会让用户产生很长的产品停留时间。 QQ:娱乐型,QQ 的 slogan 是“乐在沟通”,倾向将娱乐元素融入到社交中。熟人(少部分)+陌生人(绝大部分)。QQ 提供的即时通讯微信完全可以取代,QQ 空间只能尽力提升用户停留时间,且 QQ 的用户黏性大部分来自于 QQ 空间,所以 QQ 空间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娱乐生态圈。 功能定位 微信:朋友圈的定位是「moment」,表达的是此时此刻的状态。 QQ:说说的定位是个人表达,可以转发。 曝光时间 微信:朋友圈更新比较快,晚上集中刷手机就能把一天的内容都扫完。 QQ:大部分用户是学生,登录频率不高,曝光时间比较长。 |
知识点窗口 | 灵魂发文,QQ的说说修改之后还有二次曝光吗? |
#
5 月 26 日 (有补充)每日思考 | |
---|---|
问题 | TT 的注册页潜藏着哪些行为心理学的小知识? |
回答 | 一张是 TikTok-M 地区的登录界面,另一张是 TikTok-T 地区的登录界面 “Welcome”使注册看起来像是现有过程的延续,而“Sign up”看起来像是一个新的独立任务的开始。在“全民懒癌”时代,越是能在 UI 层面减少麻烦冗余的感觉,越是得民心。同理,图一高亮的提示减少了对第三方平台的依赖,区分使得“手机或是邮箱注册”看起来像是推荐的选择。行为心理学里有个词叫“麻烦因素”,麻烦因素是任何阻碍我们高效工作的因素。麻烦因素可能是效率低下的流程、糟糕的政策、过时的程序、缺乏工具导致的。 |
知识点窗口 | Hassle factor |
#
5 月 25 日 (有补充)每日思考 | |
---|---|
问题 | 如果王者荣耀开发做奥数得皮肤的功能,那么打败新东方的还会是学而思吗? |
回答 | 从用户体验视角浅聊一下,希望高级玩家能帮我补充。用户产生愉悦的感觉是需求被满足,用户在王者荣耀对局中的真实需求是获得成就感。王者荣耀为什么能靠卖皮肤赚钱?英雄的皮肤给用户带来了优越感,利用了用户的攀比心态。用户投入其实也是为了获得另一种酬赏,也就是他人的认可。同时,王者有明显的社交属性,为了满足用户的这种心理,在游戏内也做了特殊设计,当用户购买皮肤后在对局中各项技能的释放,包括回城都是带着皮肤属性的。在开局前的英雄选择页、loading 页也给购买皮肤的用户有了展示炫耀的机会。用户愿意为自己喜欢的英雄买皮肤,一方面,是满足内心的优越感,但更多的,还是这个英雄的外表、性格所展现的精神与用户内心中虚拟的自我所希望的契合,只有真正能够打动用户的内心,从英雄身上看到了虚拟的自己,产生了连接,用户才会心甘情愿像打扮自己一样,心甘情愿为自己的本命英雄购买皮肤。王者荣耀的英雄有许多来自于历史人物,用户从小就对教科书里的 IP 形象背景故事耳濡目染,使用这些历史性的 IP 形象能够降低用户的认知成本,提高用户的接受度,更容易广泛传播。 |
知识点窗口 | 梁宁老师说过,要么做一款用户爆爽的产品,要么做一款能够深刻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用户上瘾的本质其实是:通过激励获得持续的满足感。 |
#
5 月 24 日每日思考 | |
---|---|
问题 | 如果在应用程序里添加一个功能快捷键“恢复上次浏览位置”,会受到好评吗? |
回答 | 事情是这样的,我经常在排队吃饭的时候刷手机,打饭的时候退出原应用程序,打开后啥都没了。再比如我原来在浏览微博的首页,过了一会儿退出去看品玩了。等我再回到微博,看到的是开屏广告,而不是退出时看的某 feed 流。询问了专业人员后(抱拳感谢),发现以技术视角来看以上这些大白话叫 background activity reclamation,是操作系统做的优化,如果系统资源不够,在背景的程序会被回收(kill 掉),变成重新启动的效果。个人猜测这个也有时间限制,比如 30s 内回到原来的页面,不会变成重新启动的效果。不过,最后发现 iOS 系统可以设置后台刷新。“后台刷新”是一项功能,它允许应用程序在后台自动刷新其内容。这意味着无论何时打开应用程序,我们都将拥有新的内容。不过“后台刷新”是个耗电大户(终于找到我的手机掉电神速的罪魁祸首了),使用它对我们手机的续航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如果应用程序里增添一个功能快捷键“恢复上次浏览位置”,会有需求和呼声吗?成本有多大? |
知识点窗口 | 杀后台的意思是,当你打开 A 应用程序之后再打开 B 应用程序,那么 A 应用程序就会被关闭。除了切换应用被杀后台之外,还有网友表示自己在朋友圈编辑内容锁屏之后,想要打开再次编辑,却发现后台已经被清理。 |
#
一周小结如何面对一次次的离别呢?拿电影《无依之地》的结束语来诠释吧。
Dedicated to the ones who had to depart. See you down the road.
#
5 月 23 日(有补充)每日思考 | |
---|---|
问题 | 为啥 Youtube 可以 5s 后跳过广告,国内的视频网站需收看 60s 甚至更久? |
回答 | Youtube 上的广告学名叫“TrueView 广告”,前 5s 无法跳过,保证广告的前 5s 能得到 100%的观看。TrueView 广告只有观众观看超过 30s 或者与广告做出互动或广告本身少于 30s 且播放完毕后,广告主才需要付费。事实上,TrueView 乃 YouTube 在 2010 年首创,并为 YouTube 带来源源不断的广告收益。公开资料显示,YouTube 上有 80%以上的广告位都是 TrueView 广告。 先讲好处吧! 提升用户体验,增加可选项 因为大家都想跳过,就会盯着屏幕,以此获取用户 5s 内的全部注意力,有效提升广告的真实曝光度。而国内 1-2min 的广告,用户心里有十足的预期,借此机会见缝插针做些事情,最终的效果是 1s 都没看上。 将用户进行分层,只需要真正对广告感兴趣的用户付费。为广告主在 ROI 计算,预算控制方面提供了更直观的数据,也帮助品牌做了以兴趣为筛选标准的观众匹配,从而提高广告的有效触达率,降低视频网站用户流失的可能。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对观看接近完成的人群做重定向(定向投放给已经产生某种互动的人)和 Look alike(根据已知的一部分人的特征推荐另一部分与之相似的人群)。 从底层机制优化平台广告质量,为了把控前 5s 广告的质量,广告主需要确保创意、策划、设计、载体、文案的精准无误和高品质,前几秒都用高超的剪辑技巧制造噱头吊足观众胃口,让用户心甘情愿地选择看下去。同时,对于用户来说,可以观看优质广告,是个双赢的良性循环。 然而 TrueView 广告并不适合国内视频平台的利润最大化。 业务模式的差异:YTB 的内容更偏向 UGC,对标国内的 B 站。但中国的视频平台不同于以 UGC 为主的 YouTube,都是以 PGC 尤其是优质的影视剧为主打吸引观众。而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主要接电视剧、电影、综艺、IP 相关影视,用户对 1-2 小时剧集前 1-2min 的广告的容忍程度会高一些。假设 B 站 up 主的视频前有 2min 的广告,用户八成就走人不看了。业务模式决定广告模式,TrueView 广告如果被跳过太多,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曝光效果,反而不如贴片广告的曝光效果好。 注:根据 TT 最近做的 YTB PGC Creator Survey,对创作者来说,YTB 的变现门槛很低,25%的创作者在粉丝量达到 1k-3k 时,就能开始盈利。 商业模式的差异:YTB 的内容是用户免费提供的,而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的影视作品,独播版权是重金购买的,这注定了运营成本更大,那么就需要有更多的变现渠道去盈利。随着基本生活消费的满足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功能性消费转向体验性消费是必然的趋势。开通会员可以跳过广告,如果 5s 就可以跳过广告,那么会员和非会员的区分度就没那么明显了。国内主流视频网站仍处于烧钱买版权的阶段,而营收则依靠广告和会员费。 广告主的差异:国内的广告主喜欢简单粗暴,经常看到广告里一句话喊三遍,魔性循环,整体来看不太讲究独特和创意。正因为广告质量不行,无法吸引用户不跳过广告。如果有 5s 跳过的按钮,那么广告主的广告曝光量和点击率将大幅减少。 市场环境的差异:YTB 在海外视频市场的地位无人撼动,竞品不多。国内的视频市场有太多竞品争着想做头部一哥,尝试 TrueView 广告形式,重点在于培养用户和广告主的市场习惯。 |
知识点窗口 | 早在 2015 年 6 月,农夫山泉便推出过 TrueView 广告片,成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广告主。优酷土豆方面负责人介绍,农夫山泉当时采用的,是优酷土豆设计开发的“享看广告”产品,该产品支持广告片 5 秒可关闭,并只对观看了 30s 的贴片进行收费,在 30s 前用户选择跳过广告的贴片广告都不收费。 |
#
5 月 21 日每日思考 | |
---|---|
问题 | 共享单车算是共享的吗?它和“租赁"单车有区别吗? |
回答 | 骑了那么多年的各色单车,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共享单车”的模式更偏向租赁。类似于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并不算得上严格意义的“共享”,而是商家的租赁行为。把自有物品直接出租,赚取租金和利息,App 只是租赁渠道。所谓的共享,最终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个自行车租赁市场,“某蓝”本身是平台,也是提供者,面向整个市场。只不过,相比较真正的租赁,共享单车的“共享”模式不强调固定的归还地点和时间,自由度较高。 |
知识点窗口 | 共享单车的产品本质上是一种工具,为大平台所利用。作为一个流量入口的补充,是其最终的归属。 |
#
5 月 20 日(有补充)每日思考 | |
---|---|
问题 | A 渠道进来的用户留存率增加,B 渠道进来的用户留存率也增加,那为什么统计 A+B 渠道的留存率却会下降呢? |
回答 | 次日留存率:某一统计时段新增用户在第二天再次启动应用的比例。 新增次日留存率=A/B,A=第一天是新增用户,同时第二天再次开启应用,这部分的用户总数。B=第一天新增用户总数。 如图,A 渠道进来的用户留存率增加,B 渠道进来的用户留存率也增加,A+B 渠道的留存率不一定必然增大。误区产生的原因在于将“值与量”两个维度的数据,归纳成了“值”一个维度的数据,并进行了合并。 |
知识点窗口 | 辛普森悖论(Simpson's Paradox)是英国统计学家 E.H.辛普森(E.H.Simpson)于 1951 年提出的悖论,即在某个条件下的两组数据,分别讨论时都会满足某种性质,可是一旦合并考虑,却可能导致相反的结论。 |
#
5 月 19 日(有补充)每日思考 | |
---|---|
问题 | 跨境电商卖家为何要做独立站? |
回答 | 为了庆祝 SHEIN 取代亚马逊成为美国 iOS 和 Android 平台下载量最多的购物应用,小结一下独立站吧。目前的市场环境助力了独立站的飞速增长,疫情期间,用户的线上消费习惯得以培养,线下消费人群大量转向线上。海外用户对于独立站的接受度更高,也更愿意在各个品牌的官网购物。此外,中国的疫情整治效果好,供应链恢复比其他国家更快,自然也获得了供应链上的优势。独立站:带有支付购买功能的企业官网。1. 打造品牌势力,独立站和平台相比,独立站更适合建立品牌,有独立域名可以加深客户对品牌的认知。2. 跳出平台的规则和束缚,规避平台的政策风险。3. 实现数据自主化,为后期营销做准备,同时也能获取流量,如 Shein 在 Facebook、Instagram 以及 TikTok 的粉丝量都是大 V 级别。4. 自主掌控网站一切,少了平台佣金。在平台的越久,成本会越来越多,而独立站则相反,独立站使用越久,成本平摊下来,价格会更便宜。 关于SHEIN进攻市场的妙招 |
知识点窗口 | 跨境电商 B2C 业务有两条路 1)做平台 2)做独立站(在经营自主性与消费者价值实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详见2021中国DTC企业出海发展报告 |
#
5 月 18 日 (有补充)每日思考 | |
---|---|
问题 | 为什么在海外走红的,是抖音而不是微信? |
回答 | 一款是社交软件,一款是短视频软件,两者的用户价值和转移成本不同。对于短视频软件来说,视频是世界的共同语言,沟通成本较低,用户的转移成本没有那么高。对于微信这类社交软件来说,用户体验跟每个国家的文化紧密联系。新体验和旧体验相差不大,最大的替换成本在于整个社交关系的迁移,导致切换微信对于国外用户的价值不高或者是负的。用户价值 = (新体验-旧体验) - 替换成本 1. 出海时机过晚:关系网的护城河比较难打通,巨头来势汹汹,在社交与通讯 App 全球市场争夺战中,除中国以外的大多数国家被 WhatsApp 、Messenger、Snapchat、Facebook、Instagram 等占领,实在很难从先行的主导者中抢出更多用户。2. 产品不够国际化:整体布局向支付宝靠齐,倾向本地生活,不符合地球村里的其他用户的使用习惯,听说海外用户社交和实时通讯都有不同的 App。 Tiktok 有大数据做支撑,瞄准年轻人市场,据了解 TT 把 80%的广告支出都投入到了 Snapchat,而使用 Snapchat 的几乎都是新生代年轻人,更好地抓住了用户的需求。除了收购 Musically 这一决定性的行为,TT 牢牢抓住了短视频风口,也注重全球化布局。早在 2015 年,字节就正式开始了全球化部署,招聘外籍员工,首次开启了全球化团队,同时实行本地化运营。 |
知识点窗口 | / |
#
5 月 17 日 (有补充)每日思考 | |
---|---|
问题 | 瑞幸咖啡没了补贴,你还喝吗? |
回答 | 瑞幸发展迅速,价格在星巴克和速溶咖啡之间,和星巴克的价格竞争不在一个维度上,因此也没有对标星巴克,而是一直在做优惠,培养用户习惯与用户基数,让用户习惯喝他家的咖啡。如果没有补贴,外卖复购率短期内不会降低。得益于线下门店的方便快捷优势,瑞幸仍然能留住一部分假粉丝。这类人群是有咖啡需求以及消费习惯的用户,但是这个咖啡本身的需求也不是非常强烈,价格、口味、购买是否方便等都会成为影响的因素。但对于瑞幸来说,它主打办公场景,快和便捷是核心优势,也不需要培养高净值用户。这和共享单车的补贴不是一个性质,单车是硬需求,没有补贴还是需要骑车。当前的被选原因:1. 有优惠(这点应该是最大的优势)2. 门店多,配送快,自取也方便(符合都市办公场景,午休的时候下楼遛弯顺便带一杯) 主要购买人群:1. 不经常喝咖啡的人,但由于优惠券的存在愿意尝鲜 2. 经常喝咖啡但是不太关注品质和口味,由于存在优惠同时配送又很快捷,瑞幸成了长期的替代品 假如取消了补贴,咖啡的口味在不断推陈出新(依照现在的情况),会流失掉一部分(1)用户,(2)用户也会转而寻求价格更低廉的替代品。 |
知识点窗口 | 分享另一个互联网咖啡玩家,稍显过气:互联网咖啡节节败退,连咖啡迎来“瑞幸式”结局? |
#
一周小结这周末摇身变为斯巴达女孩,去年某日无意中关注到斯巴达勇士赛,看了障碍详情后连连劝退,这次被马拉松小组里的成员连哄带骗安排上了。5km 首战告捷,期待下一个 10km!
其次是最近的新领略,“事事有回应”是个很重要的原则,不仅对交付事情的人来说负责任,也对自己有交代。然而,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事情琐碎的情况,这些事情没有完整性和延续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极其“hands-on”的那类事情。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调整心态和整理脉络呢?扪心自问一下,我能这般随意的让小事一件件被时光的支流冲走吗?
#
5 月 14 日每日思考 | |
---|---|
问题 | 电商有几种常见的工厂模式呢? |
回答 | C2M、ODM、OEM、M2C 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 某些制造商设计出一款产品之后,在特定的情况下可能会被一些品牌的制造商所青睐,那么后者会要求把产品贴上品牌来进行生产,或者只是把产品进行些修改。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客户提供设计生产流程,厂商只要按着要求做就可以了。OEM 模式很吃成本,所以一旦人力或者原料的价格出现了上扬,制造商的收益就会大幅下跌。M2C: Manufacturers to Consumer 生产厂家直接对消费者提供自己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商业模式,特点是流通环节减少至一对一,销售成本降低,从而保障了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质量。C2M: Customer to Manufacturer 一头连着制造商,一头连着消费者,短路掉库存、物流、总销、分销等一切可以短路掉的中间环节,砍掉了包括库存在内的所有不必要的成本,让用户以超低价格购买到超高品质的产品。 |
知识点窗口 | 工厂模式大不同:OEM 与 ODM 其实都归属于代工模式,即品牌方向工厂发送订单,但最终商品的品牌一定是归属于品牌方或是某个电商平台。这其中,OEM 与 ODM 的差异又存在于品牌方对商品设计的参与程度,设计能力较强的品牌会选择 OEM 模式,即自行设计后将设计图等给到工厂,工厂按照品牌方的设计进行生产,这一般适用于设计能力较强或属于高科技品类的大品牌(如苹果等)。而对于部分业务模式较轻(无设计部门)、生产经营弱品牌品类的商家,就可以选择 ODM 模式,即由工厂设计生产,品牌只需在厂家现有的款式中挑选即可,许多淘品牌都存在部分/全部商品选择 ODM 的情况。相比之下,C2M 与 M2C 则更偏向于我们所说的工厂店/工厂模式,因为其最终呈现的品牌归属于工厂本身。 |
#
5 月 13 日每日思考 | |
---|---|
问题 | 草稿内容该不该上传平台服务器? |
回答 | 1. 用户端本地 2. 平台服务器 举个例子:1. 发布朋友圈中断,会提示是否保留此次编辑,如果保留,下次进来会直接使用当前编辑的内容,且不存在保存时效的限制。2. 在朋友圈信息流中,如果你给朋友的某个动态发表评论,写完后没有发布,回头如果再点开刚刚那条动态的评论,你会发现刚刚编辑的那句话竟然还在。当我们换一个终端设备登录,看看还能不能看到之前编辑的草稿内容。如果能看到,则保存的未完成的内容是备份到服务器端的,如果看不到之前的草稿内容,则保存在用户终端。对于微信中的两种草稿保存的例子,我们切换设备看不到未完成的内容。因此,这类草稿保存在用户终端。 |
知识点窗口 | / |
#
5 月 12 日(有补充)每日思考 | |
---|---|
问题 | 上海的网红健身房采用了哪种运作模式? |
回答 | 健身零售化,在这种模式下,健身房降低了对销售的依赖,砍掉销售和前台之后也减少了人力、管理成本,只保留最核心的教练团队。优势体现: 1. 高水平的教练 2. 积极双向互动 3. 沉浸式的享受(场景布置、麦克风的好坏)。以 Justin&Julie 和超级猩猩为首的网红健身房主打“按次付费,不办年卡”,大多数团课的单价维持在两位数,那些作息时间不定、难以安排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健身的人群的需求得以满足。别看单价不高,报团课的都是留存极高的高净值人群,互联网健身房瞄准的多是没什么经验的健身小白。用户即买即用即走模式,为健身小白提供不同种类的精品团操课,消费门槛更低的互联网健身房使小白们入门的成本大大降低。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一周最多可以去 4-5 次。在课程零售化的基础上,这类健身房还有一个付费会员制度,即充值一定额度,能够享受一定的优惠与会员特权,余额随时可退。想侃的是 Justin&Julie 和超级猩猩 J&J 超级猩猩 |
知识点窗口 | 存在了 20 多年的传统健身房预付费模式,让健身行业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销售行业而不是服务行业。互联网健身房与传统健身房优势互补,以健身行业的上下游形式共存。互联网健身房培养大众对健身的兴趣,教授简单的健身知识,传统健身房接收进阶的健身爱好者。 |
#
5 月 11 日(有补充)每日思考 | |
---|---|
问题 | 抖音网红推广一般按哪种方式计费? |
回答 | CPA 的结算是按照包的激活数据来结算的,比如有 100 个渠道去推广,就会生成 100 个不同渠道号的包,每个包的激活单独统计,用来区分每个渠道的数据,按照这个数据进行结算。比如之前我在大力教育做 SEO 搜索引擎优化,通过关键词布局、官网视觉方案设计,外部优化友链等方式,提升 App 自然下载量的增长。我们的友链计划覆盖了众多信息搜集平台,新媒体(资讯平台)以及应用商店。 推广的问题就在这里出现了,举个例子,抖音发出视频后,播放量惊人,看过视频的用户都想去下载我们的 App。这个时候,会发现那些看过视频形成转化的用户,四散开来,有的去苹果商店下载,有的去应用宝下载,有的去小米商店下载,有的在自己手机里不知名的应用市场里下载。那通过这个推广视频,带来的激活数是多少呢?以目前的技术来看,是不可能统计到的,也就无法按照 CPA 的数据来结算了。 |
知识点窗口 | / |
#
5 月 10 日(有补充)每日思考 | |
---|---|
问题 | 为何说“贝壳找房”是仅次于阿里的中国第二大商业平台? |
回答 | 2019 年,贝壳找房的 GTV(gross transaction value)是 2.12 万亿元,仅次于阿里的 5.73 万亿元。在 2020 年的前 3 季度也出现了 15 亿元的净利润。贝壳找房是一个既有线下实体运营经验,又有线上系统庞大投入的房产交易平台。 房产行业痛点 信息高度不对称 从业人员素质低下 贝壳找房依托链家平台产生,采用 ACN 模式,具有线上化和标准化两个特点,建立了庞大的真房源数据库。 |
知识点窗口 | ACN,全称 Agent Cooperation Network(经纪人合作网络)的运作模式:通过构建 ACN 网络,使房源信息充分共享,将经纪服务流程标准化、模块化,将一张单子切分成多个协作角色,基于交易角色的不同,比如撮合成交的经纪人,房源录入方,房源维护人,以及客源方进行业绩分配。 作为中国最大的地产交易平台,中国人 2020 年买卖了大约 25 万亿元的房产。其中每四套二手房就有一套经贝壳交易。通过中介销售的新房中有 1/3 经贝壳。果不其然,过于强大就会引起反垄断调查。 |
#
5 月 8 日每日思考 | |
---|---|
问题 | 传说中的“互联网思维”究竟是什么? |
回答 | 用户思维: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在“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的信息环境里,需求不是主动产生的,用户被动得在已知选项里选择。 用户建议的解决方案往往是他们已知的,所以对于专业人员来说,“见识过好的”很重要,这样才能不被用户水准限制,用更好的水准来解决。 设计解决方案分四步:用户-场景-需求-方案,简单来说就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遇见了什么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 迭代思维:“敏捷开发”是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典型方法论,允许有所不足,不断试错,在持续迭代中完善产品。 大数据思维:数据指标体系,让数据讲故事。通过数据看板或接口形式,提供给运营、算法等不同的业务方使用。对于使用指标体系的人来说,指标体系能够把业务体系化的展示出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 |
知识点窗口 | 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 |
#
5 月 7 日(有补充)每日思考 | |
---|---|
问题 | 如何为某产品设计营销方案? |
回答 | 用户获取成本,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简称 CAC 用户生命周期价值,life time value,简称 LTV 营销本质:CAC 和 LTV 之间的平衡,最低的获客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多渠道投放交叉对比,把品牌方的预算划分到多个篮子里,每一块投在不同的营销渠道上,计算 ROI。LTV/CAC<1,表示这个营销渠道是失败的。LTV/CAC>3,表示这个营销渠道能带来可观收益。 不同产品营收及渠道分析,计算每一种产品在营销渠道里的 ROI,找到最适合这种产品的营销渠道。 寻找渠道流量红利,从传统电商平台到直播平台,再到跨境出海,比如 SHEIN 早在 2011 年就开始利用海外网红营销来获取流量。2011 年,除了网红是流量红利,FB 和 Google 的广告也是红利期,用低成本做大声量。 |
知识点窗口 | 首先,这瓜和产品无关,只是因为之前参与过欧莱雅的面试,也曾雄心满满想做 Campaign。作为一家美妆科技公司(对,你没看错),所处的大楼越洋广场的日租金平均在 13~15 元/平方米,鹤立于浦西最贵的静安寺板块中,与周围的商厦形成“金五星”商圈。在一楼等电梯的时候,有种置身在《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不真实感。 面试部分,除去比较基本的针对简历提出的问题,有 3 个点可以细究。 1、说说你做过的最失败的事情 2、用英文做一个最近看到的 Mkt 营销活动分析,仅限化妆品和护肤品(3min),并说说优缺点和改进方案 3、分析自己的性格并总结 虽然一心念着互联网公司,但进头部美妆公司做 mkt campaign 也是心头好。好处是你有很大机会去掌管品牌数千万甚至是上亿费用的项目,通过对市场以及消费者的分析,制定品牌的传播策略。虽然都归在“彩妆”之下,“唇部彩妆”和“脸部彩妆”的 mkt campaign 的套路和分析模式是不同的。在这两个如此相似的品类里,理性和感性的分配比也有差别。其中,“唇部彩妆”要求 80%的创意以及 20%的理性分析,而后者的创意和理性各占一半,背后的要义就更有趣了。 |
#
5 月 6 日每日思考 | |
---|---|
问题 | 如何获取第一批用户呢? |
回答 | 1. 从竞品获取:做大市场声量,比如锤子手机 2. 渠道导流(适用于高毛利,高客单价,低消费频次的商品,比如医美和装修)3. KOL种草推广(比如钟薛高这一类新消费品牌) 4. 硬广砸钱(比如拼多多,贝壳找房) |
知识点窗口 | 热启动:导流,硬广 冷启动:口碑,推文,小范围种草 |